翻開寶應城區(qū)地圖,人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南北兩端的大運河臨城時都向西彎曲,狀如弓之背,而經(jīng)小新橋至大新橋向北的城市河,雖然較為狹窄,卻直如弓之弦。緣何如此?原來這段河道的前身即為邗溝、夾耶渠(溪)和宋涇河的古運河。而我們現(xiàn)在所見的大運河,大體上是明朝初年漕運改道西行,浚深湖道,先后構筑西邊和東邊兩道大堤的結果。
     
唐開元年間,新科進士儲光羲任安宜尉,賦詩《安宜園林獻高使君》表達對一位隱退官員的勸慰。其中兩句“十里次舟楫,二橋通往來”記錄了當時安宜縣城的繁華美景。二橋,指的是今人俗稱的大新橋、小新橋。橋下通過的河道,便是當時稱為邗溝、夾耶渠(溪)的舉世聞名的大運河。

    《寶應縣志》:“東漢建安初,為避博支(廣洋)、射陽二湖風浪之險,廣陵太守陳登對邗溝進行一次較大的改線,鑿西道(即夾耶),自樊梁湖(高郵湖)北口,經(jīng)津湖(界首湖)、開鑿馬瀨(白馬湖),北至(楚州)末口入淮,為邗溝直徑運河之始。(邗溝穿越后來稱為安宜縣復又改稱寶應縣的白田)隋大業(yè)元年(605)拓浚邗溝,循東漢建安故道。”“渠廣四十歲,渠旁皆筑御道,樹以柳。”舊制以營造尺五尺為步,四十步為二百尺,換算一下為60多米,這就是1400年前寶應段邗溝的寬度。為何要這么寬呢?若是沒有這樣的寬度,隋煬帝駕幸江都(今揚州)之時,那四層樓的龍舟及綿延十余里的龐大船隊如何航行?可以斷言,在當年從隋都洛陽到江都的通濟渠和邗溝上,是沒有一座象樣橋梁的。
    大運河上最早架設的橋梁,是在隋煬帝死后的唐初。隋末,位于今寶應西南40多里的安宜縣城被杜伏威屠毀。唐武德四年(621),安宜縣移治邗溝之上的白田,從此白田便改稱為安宜。及至唐貞觀年間,新安宜得水陸交通之便,逐漸興盛起來。為連接邗溝東西兩岸的土地,吳國公(后封鄂國公)尉遲敬德(即尉遲恭)下令造橋。也許因為他信奉道教,崇尚登仙升天的方術,即以”孝仙”二字作為北邊一座大橋的名稱。唐上元三年(762),寓居安宜的尼姑真如獻八寶于朝廷,帝王認為“得寶應瑞”,于是頒詔改年號、賜縣名,從此“寶應”又取代安宜作為縣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南宋嘉定年間,孝仙橋重修,被改稱嘉定橋。此橋原來應為三孔,長六十步以上,既高又大,“平地中望橋上人,如行峻嶺之景。”(劉中柱語)史載,明正德十四年(1519)秋末,明武宗朱厚照南狩,在大學士梁儲陪同下,傍晚時分微服登上橋頂。嘗了寶應的糕后,還對這種民間美食津津有味地夸贊一番呢!南邊的大橋名曰廣惠,亦為尉遲敬德監(jiān)造。明孔承志《修學記》稱:“廣惠橋最崇壯。”明嘉靖年間,因重建新城,北閘被堵,宋涇河水僅靠城南躍龍關注入,水源不足,流量不大,加之常不疏浚,河道逐漸淤狹,至明隆慶時,橋雖仍是三孔,“今止中孔通流”了。明崇禎四年(1631),洪水決堤,二橋均被沖頹。由于漕運改道西行,原宋涇河已成市內(nèi)之河,只需承擔一般航運和城區(qū)供水任務即可。為縮小河面寬度,便在兩邊新砌磚岸,用瓦礫和泥土填實。劉中柱于康熙九年(1670)寫成的《寶應名勝紀略》中說:“河形寬,居人侵占久而狹,兩岸皆屋,亦有樓者。”逐漸形成了“人家盡枕河”的水鄉(xiāng)民居特色。如今,昔日漕運通道那帆檣如林、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早已無從尋覓,然而,它曾是邗溝、曾是夾耶渠(溪)、曾稱為宋涇河的運河史,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記載于多種史籍和方志之中。
    《寶應歷代縣志類編》:“隋時夾耶在安宜東北。唐遷今治,北枕白馬湖,夾耶(渠)始貫城中……《通考》:宋元河道,其由南而北者,自高郵樊梁湖入寶應境界首、新開、汜光、清水(今劉堡南仍有清水口地名)諸湖,穿城入宋涇河,過廣惠、嘉定二橋,入白馬湖,過黃浦溪,入射陽湖……元王惲詩:‘重橋穿寶應,一岸入高郵。’其水路雖由北而南,然足為穿城過橋之證。”所以,我們依據(jù)史實鄭重向世人宣告:大運河上最早架設的大橋在寶應縣安宜鎮(zhèn),而且是兩座——孝仙和廣惠。更有必要強調(diào)的是:北宋元豐三年(1080)書成,八年(1085)頒布的官修地理總志《元豐九域志》中說:“寶應有運河。”《辭?!芬苍?ldquo;運河”辭條里明確指出:“大運河在唐以前稱為溝、渠、漕渠、漕河、運渠,宋代始有運河之稱。元明以來漸成通稱。”將兩者仔細對照,可作出這樣的結論:“運河”二字得于寶應。“運河”之稱始于寶應。此乃白紙黑字標明的具有千年歷史的事實。今天,國家正在積極準備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在這條全長2700多公里的線性文化遺產(chǎn)上,寶應作為一個光華四射的亮點,已閃耀了兩千多年,應當有它合理的位置。
    信息整理:healthetry.com

 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(lián)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(wǎng)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